周末看展|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一周年,用馆藏精品重现历史
展期:2018年9月16日-11月18日
开幕:2018年9月16日10点
出品人:谢子龙
策展人:严志刚
策展助理:华剑、罗明
学术整理:王溪
执行策展人:石玮
展览总监:聂翎
1844年,从法国的埃及尔开始,外国摄影师开始记录中国,他们几乎遵循了前辈绘画家同样的足迹,用摄影记录那些风景、建筑和人文,并持续着猎奇。
在费利斯·比托、达顿与麦克尔斯、密尔顿·米勒、格里菲斯、托马斯·查尔德、约翰·汤姆森、威廉·桑德斯等西方摄影师的带动下,中国最早开放的一批城市出现了众多照相馆,其中知名的有上海耀华照相馆、雅真照相馆、同兴照相馆。随后,以中国本土黎阿芳为代表的摄影师也开始登上中国摄影史的舞台。
所有这些以玻璃湿版和玻璃干版为主的蛋白影像,通过今天的电脑上色技术,重新被赋予新的信息和含义。
上海私塾的学生们,23.3cm_28cm,蛋白印相,1880年 格里菲斯
上海私塾的学生们 格里菲斯 (上色后)
在摄影棚中,三个装成挑夫的男孩,上海 19.5cm_26cm,蛋白印相 洛伦佐·菲斯勒
在摄影棚中,三个装成挑夫的男孩,上海 洛伦佐·菲斯勒(上色后)
广州家庭,20cm30cm,蛋白影像,1862年 弥尔顿.米勒
广州家庭,蛋白影像,1862年 弥尔顿.米勒(上色后)
19世纪40年代,照相馆行业蓬勃发展,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,极速的在欧亚大陆扩张。1860年代,中国与日本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,照相馆比比皆是,他们以“猎奇”为重点,因地制宜拍摄当地的风土人情、景物、人像,将蛋白照片制作成册。客户主要面向西方的旅行者购买以作纪念。
1863年,最早到达远东地区的摄影师费利斯·比托在横滨开设了照相馆。他是全世界最早采用透明水色上色技术的摄影师。
威廉·桑德斯(William Saunders)是1862至1887年活跃于上海滩的英国摄影师。桑德斯1866年使用手工上色技术,制作了一系列上海风俗与肖像作品,被公认为是这一时期最经典的肖像作品之一。英国著名摄影史学家泰瑞·贝内特在《中国摄影史——西方在华摄影家1861-1879》中称其为“主宰了上海摄影界27年的摄影家”。
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,桑德斯的影像都代表着十九世纪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,尤其以他手工上色的代表作最为珍贵。如今,欧美重要博物馆和摄影博物馆几乎都收藏着他在中国拍摄的作品,是关于晚清中国最重要的视觉记录。
1866年,“上海女人”,威廉·桑德斯
“缝纫女工的流动摊”,1866年 威廉·桑德斯
“中国的独轮车”,1866年 威廉·桑德斯
“家庭合影”,1866年 威廉·桑德斯
公泰(Kung Tai)是立足上海、最早的中国人开设的照相馆。照相馆在上海河南路,专注拍摄人像,同时销售中国人像及风景照。
公泰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变化与视觉记录的价值,每隔两三年,照相馆就会拍一张上海外滩全景图,以反映外滩迅速变化的建筑外观。本次展出的全景影像由公泰照相馆拍摄于1880年代,由8张蛋白照片拼接而成,所见范围南至法租界,北至虹口区,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外滩建筑的第一次高峰,最为壮观的外滩1号到外滩33号建筑耸立在黄浦江畔,是研究外滩建筑变化与上海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历史资料。
上海外滩全景,1880‘s,公泰照相馆 (上色后)
上海外滩全景
美籍奥地利探险家、植物学家、地理学家约瑟夫·洛克,在1922年至1949年期间,以美国《国家地理》杂志、美国农业部、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、撰稿人、摄影家的身份深入中国云南、四川、甘肃东南以及西藏东部考察。
在中国停留的27年间,洛克对当地植物群落、人文风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。洛克采集多种植物样本和收集的8000册左右东巴经书,目前主要保留和收藏在欧美;其著作《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》及《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》均为研究纳西文化的权威之作。
在此期间,洛克还拍摄了大量的图片,这些聚焦于中国西南山川植被,尤其是对纳西民族文化的研究与记录,不仅令西方大开眼界,更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。
洛克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记录中国西南的西方旅行者。作为多重身份的旅行者,他的记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审视视角,无论是对于山川植被等自然景观的记录,还是对于人类民族等人文历史的忠实观察,都极具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价值,这也是我们今天展现他的作品,以回望我们的文化历程的价值与意义。
东巴教祭风仪式,1930年,云南丽江,约瑟夫·洛克
神巫,1930年,约瑟夫·洛克
东巴教延寿仪式 1930年,云南丽江 约瑟夫·洛克
地址
湖南省长沙岳麓区洋湖街道潇湘南路一段387号
开馆时间
周二周日:10:00-18:00
(周一休馆,黄金周假日除外)
前台咨询电话:0731-88991518
更多阅读
长按关注